做好巡察工作,必须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把握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巡察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颁布《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行战略部署。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坚实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颁布《纲要》对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大数据开展监督,找准信息化与监督工作的结合点,增强信息化助力监督的能力,提高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本领。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将起到什么作用?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学习运用民法典?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旭。
近日,曲靖市纪检监察学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向22名学会专家库专家及8名市纪委监委法律顾问颁发聘书,并为市纪检监察学会、曲靖师范学院合作共建的“曲靖廉政研究中心”授牌。
今年以来,勐腊县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三项制度”“三项措施”“三个强化”切实抓好县委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综合发力,形成“抓严整改责任、抓细整改工作、抓实整改监督”整改高压态势,持续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有力推动各项巡察整改工作见底到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准确把握这一新形势新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学思践悟走在前,笃行实干作表率,强化自身建设,打造政治过硬、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引领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开创新局面,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动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时代进程中彰显实践品格、展现实践伟力。
11月23日,西双版纳州纪检监察学会2020年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景洪召开。会上,各理事单位和有关方面人员分别围绕强化“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新形势下发挥廉洁教育作用、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督、整治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主题交流了调研成果。
廉洁教育是强化不想腐的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总体来看,当前警示教育、家风教育、政德教育等廉洁教育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求还有差距,廉洁教育作用发挥尤其是治本功效还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