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诗坛,王庭珪并不算名震一时的大诗人,但其心怀忠义的精神与情操却颇得赞誉。在他暮年之时,“年七十矣”,却以一诗而名满天下,那就是《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
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极盛时期的唐朝东起朝鲜,西抵咸海,南跨交趾,北尽大漠,纵横数万里,地域不可谓不广大,国祚不可谓不长久。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两封著名的《与妻书》,一封是黄花岗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是革命烈士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
明代,琼州大地出现了一位文化巨匠、理学名臣,钱穆称赞他“不仅为琼岛之大人物,乃中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也”。他就是丘濬(古籍中也有写作邱濬的)。丘濬(1421—1495),字仲深,海南琼山人,自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之后,为官四十年,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弘治八年(1495)卒于任上,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庄”。
《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曾正告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作为君子,没有什么事情必须做,也没有什么事情必须不做,标准只是一个:“义之于比!”